軟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穩步壯大,供給能力有效提升,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軟件業務運行態勢平穩向好,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全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由2019年的172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41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5%。根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我國有54.2萬余家工業軟件相關企業。
作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創新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軟件對于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級具有重要作用。業內專家分析,在國家宏觀政策大力扶持、工業互聯網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下游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有望持續提升。
自“十三五”以來,國家密集推出政策,推動軟件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軟件業穩中求進,規模質量效益全面提升。進入“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促進我國軟件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路和重點舉措,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軟件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21年2月初,科技部發布《關于對“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工業軟件首次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這標志著工業軟件已成為國家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戰略部署。與此同時,《“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軟件”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也隨即發布。
2021年6月1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大力推動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提高企業軟件化水平。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印發《“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軟件業要實現“產業基礎實現新提升,產業鏈達到新水平,生態培育獲得新發展,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發展目標。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推出,提出重點突破工業軟件短板的目標,計劃到2025年,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68%、80%和85%。工業軟件國產化替代趨勢刻不容緩,未來預計將應用于更多的細分場景中去。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表示,下一步,將在應用推廣、產品攻關、生態構建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軟件應用這個“牛鼻子”,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應用推廣力度。
政策的強力扶持和全球先進制造產業在我國的聚集,為我國大力發展工業軟件創造了優良契機。大力推動制造業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將提高我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轉型。